理响非联想

理响非联想
端午节限定勋章
端午节限定勋章

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成就:首页推荐1次、社区推荐0次、精华推荐0次

关注5 粉丝3 获赞61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在首发车主质保变化的前提下,对车颜色和内饰的纠结,是黑外白内,还是绿外橙内,这是一个选择题,希望大家给出出主意,谢谢谢谢。

6
理响非联想 点赞 2 评论 25

建议新出行或有权限的同志发起外观颜色和轮毂的投票。

5
理响非联想 点赞 3 评论 8

45万是个坎的逻辑 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人太多,大家都有言论自由,但也不能无知者无畏。 多说两句,拿出50,60万,对于买L9的人还真不是大的问题,但就事论事,价值决定价格,每一品牌的宣传逻辑和既往定价策略决定了新产品的受众预算,不做冤大头,不当韭菜,这是一个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我也膨胀一下,如果不超45,我敢贴出订单,有些人敢吗? 说李厂长是好的产品经理,确实如此,精准的把握了当前纯电基础设施的不足和里程焦虑,当前增程式是最合适的选择。 两年后,回头看,增程式不会再有太多的市场空间,这也是李厂长最终转型为纯电厂家的必然选择。 以上,这也是为什么说L9价格不宜过高的原因,2年后的产品贬值率也是每一个理性买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超过45我会买的原因是通勤20公里,纯电里程我能满足,科技感的诱惑我认为我可以冲动一些,油车替代有个过程,就像手机一样。 还是那句话,土豪除外,上面的闲扯。

理响非联想 点赞 6 评论 8

如果全配49,搬砖人真买不起了,恕我说,现在膨胀的环境不合时宜,李厂长再苦也不能苦铁粉,还是下到上的客户多,指着土豪量不行啊,位卑言轻,好自为之,奏乐。

理响非联想 点赞 3 评论 17

基于公开和网友资料推测发布会、上市和交车时间 继续闲扯: 当前的环境 1、国家各大BOSS已经分别下到地方调研,国家层面的会议以及物流的安排都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观点,防疫的同时必须保经济了,失速的可能性国家层面已经采取行动,基于此,在5月份后的物流环节将必然打通。 2、原材料价格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已经开始干预。 营销分析 3、基于再而衰三而竭定律,李厂长不可能无限的画饼充饥,消费者会用脚投票。 前脸的问题 4、根据李厂长的解释,不会改了,我自己也没觉得丑,只是不俊,自我释怀。。。。 时间节点 5、基于上述利好条件,结合网友资料,我的个人推测为5月中旬召开发布会,5月下旬试装车会以试驾车巡展的形式在全国试驾,6月份批量生产,在7月中旬第一批车主交车。 6、首批车主的好处是供应商为一梯队产品,不好的地方是熟练程度差导致的品控瑕疵,后期车主好处是品控更好,不好的地方是借鉴理想ONE的2021款虎啸声(38号评测得出)问题,后期的供应商会更换成本较低的供应商产品。 以上闲扯,仅供参考。

4
理响非联想 点赞 6 评论 12

李厂长博文: 车头的修改逻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最新的行人保护法规,发动机盖要全部覆盖在灯上面,且机盖和灯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区。中国预计会在2024年开始执行,属于强制性的,不符合不能销售。今明两年的新车都要考虑是直接兼容,还是2024年再一次改款。用弹出式机盖也可以解决,但是SUV跑烂路很容易误触发。 闲扯几点: 他表达的意思应该是: 1、现在L9的车头是按照未来的规定才设计成这个样子的。 2、如果现在改,等24年新规定出来后还得改成现在这个样子才能满足要求。 3、就像新发布的X7,到2024年就不符合规定了,还得改款。 4、纯是因为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问题推迟发布。 5、现在准客户的心态是,就差最后一个纽扣了,告诉我现在这几天不能吃凉的,你品。。。。。 科普“弹起式机盖”: 主动弹起式引擎盖原本是为保护行人而设计的配置,是利用上弹的装置进行操作。当车辆撞击行人的时候,通过燃爆弹的力量,以0.03秒的速度瞬间弹起几十公斤的引擎盖,让汽车发生碰撞时发动机引擎盖上弹至少10厘米左右。 主动弹起式引擎盖,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成不也不低的安全配置,目前还远未普及,所以技术上也没有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实际用车当中的轻微碰撞就很可能会触发该功能,造成昂贵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能否全价赔付,可能各地区都不一样。希望厂家的工程师,能够在研发阶段再做得细致一些,把碰撞的敏感度进行合理化标定。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车成为不定时的引擎盖炸弹,此设计有良好的初衷,希望能够落实到现实环境中,真正的救人救命,减少碰撞伤害。

理响非联想 点赞 5 评论 22

闲扯几句: 关于改前脸,大家想多了,前脸不是美容,想改就能改,很复杂。 关于价格,比照X5和X7的价差70--100,那ONE--L9的价差为35--50,没有毛病,但要审慎的考虑品牌溢价,作为理工直男和优秀的产品经理,也必须考虑资本逐利,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回报,价格45是一个坎,这是延期的重要考量。 关于延期。 疫情是原因,线上活动也需要100人的团队聚集合作,不是主因。 延期不会太久,再而衰三而竭,这也是为什么改前脸洗洗睡了的原因。 当前原材料涨价是主因,这也是所有的车企不约而同的都在推后发布的原因,价格高挨了骂还没挣到钱,都在等待国家调控,原材料的相对理性下调。 理想的试错空间太小,对于蔚小理,理想产品单一,不成爆款就意味着生死,所以必须做到战必胜,价格性价比高就成为活下去的必须选择,那如果你是老板,面对当前各种不利情况,你会贸然的发布。 理想同学咬着牙说,必须把价格打下来,必须确保不低于汉兰达和塞纳的销量,不能高于45万,但采购经理说臣妾做不到,能买来就是烧高香了,供应商正喝着香槟在拟供货供应商上划着勾,而理想同学在办公室踱步咬牙切齿的说等买方市场的时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剧中,别剧终,

理响非联想 点赞 4 评论 19

这是之家的一位杭州网友的观点 1:45以价格脱离人民群众了,性价比下降离谱。参考modelY价格,人家为什么会定这个价格,大家想想好了,一台车而已,市场就这么点,你定太高,不蠢就傻,真把我们当韭菜了。 2:理想真有自己高科技吗?真有自己核心竞争力吗?答案没有,你这个价格一推出,仿款后面跟出一大堆,价格估计就35W左右,到时候我们怎么想?答案就是我们是韭菜,随便收割。 3:几个自媒体吹什么对标gls,x7。你们真信吗?人家百年品牌,百年核心竞争力,一个标就值30万吧,你怎么跟人家比?你买个L9,人家会觉得你有钱?觉得你开国产L9有面?说白了,你啥也不是。不是加几个不到几千成本屏幕,加几个雷达,顺便吹几波L4自动驾驶,感觉牌面就上去了?这个就是洗脑,彻彻底底的洗脑,关键时刻要冷静,不要成为冤大头了。 4:2022是电车的关键年,一定要有定力,今年会有相当多黑科技陆续到来,千万别被政策原因(都是厂家在鼓噪)提前收割了。 俺也补充两点 1.原材料上涨是暂时的,根据官方信息看,原材料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是必然,如果原材料价格下来了,怎么说,所有的都让第一波消费者买单,对新生品牌,韭菜之名,有伤害,战略定力该是厂商应承受之重。 2.对标GLS或X7,我不反对,但也仅仅是品牌营销的需要,但理想真能对标吗,答案显而易见,如果高起高打,风险很大,寄希望降维打击的人群买单毕竟是少数,能买L9,一个是家庭刚需,多几万元对准客户有实际的考虑,油车能加多少油等,第二个是为李想买单,80后的产品经理比较靠谱(一家之言),如果按照当前的利润率等报表系统推出的价格有待商榷,我认为,42.8或43.8是极限和合理的状态,仅供参考。

理响非联想 点赞 8 评论 31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