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飞机先生唠唠|小鹏 1024 从科技转型到兑现?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小鹏 1024 ,即将步入第四年。

1024 的狂欢,对于我而言已经会胜过小鹏的其他发布会。它既代表着小鹏每一年对智能化不同的思考,更像是小鹏整个品牌成长的一座灯塔。在发布会前夕,我们也和大家一起唠唠猜测今年 1024 会发布哪些内容?

第一届 1024 小鹏围绕 G3 分别从智驾、AI 交互、大数据运营以及 OTA 能力的四大背景下构建蓝图。如果说小鹏 G3 是小鹏首款面向智能的量产车型,那第一届 1024 则绘画了小鹏对智能出行“未修边”的基础轮廓。

第二届 1024 小鹏围绕「万千可能,始于智能」上,更加确定智能的风向,完备泊车、高速 NGP 等集成的 XPILOT 3.0 以及全场景语音的落地。

在第三届上 1024 的主题以「智能为先 探索无界」,从始于智能,到智能为先、探索无界,也意味着小鹏开始跳出产品本身,思考从智能汽车到出行生态的华丽转变,包括全场景、补能、机器人、飞行汽车、Robotaxi 的构思。

站在新一年的节点上,小鹏以「从预见,到不止遇见」作为本次 1024 的主题,从去年的“预见”到今年的“遇见”,可以看到小鹏今年更抓住“量产”落地,那小鹏又会怎样出牌?

一、XNGP 或成最大焦点?

何小鹏在 G9 发布会对 G9 的辅助驾驶的能力以及规划描述的极为“克制”,势必也是为了 1024 铺垫“让路”。

吴新宙在去年 1024 上以一句「下半场、我们量产见」结束他的演讲,而今年将会是量产的开始,也意味着揭起小鹏的全新篇章。

1、走进城市,可能不只是 CNGP

去年 1024 ,何小鹏曾提到下半场智能驾驶的竞争开局是「城市辅助驾驶」。

而今年所有焦点都会聚焦在“城市”上。

小鹏以一块 30TOPS 算力的 Xavier 支撑 P5 走向 CNGP ,我们会很好奇 G9 有了双 Orin 这块地基,会有哪些变化?

我们结合 G9 发布会以及何小鹏最近“朋友圈”,会得到不少信息。

第一:CNGP 会迎来新升级

按照何小鹏的说法,他体验到 P5 新版本是“0接管、顺滑、安全”,这也刚好迎合了 CNGP 的三大指标,而新版本的 CNGP 也会在明年上半年 G9以及其他 Max 车型上上线。

另外明年上半年会有部分城市可以实现,2023 年会覆盖大部分城市,节奏会加快,就在 10 月 22 日,小鹏也宣布了在广州全量开放 CNGP 。

第二:城区的智能驾驶,不只是CNGP ?

何小鹏在 G9 发布会上提到,即使没有高精地图,XNGP 的体验也会一流,可以轻松应对所有路况。

并且是即使在无图情况下,也能实现主动跟车、变道超车、左右转,也就是 LCC 加上基础导航也能实现具备规划能力的高阶智能驾驶。

第三、2024 年,XNGP 全场景点到点落地。

何小鹏在 G9 发布会上还提到:2024 年实现全场景点到点打通。

而另一个需要强调的点, XNGP 其实不只是一个点到点功能的升级,XNGP 并不是为了区分 LCC 、高速 NGP 以及 城市 NGP 功能的一个高阶版功能。

它指的是基于双 Orin 平台下的所有功能都称为 XNGP ,包括基础 LCC 在内

除了简化让功能更为易分,实际上也是小鹏对技术迭代的一种“信号”,也就是从基础 LCC、AEB 等基础功能和高阶能力的智能驾驶都共用一套算法框架

但结合这几点我们会产生疑问:

  • 例如小鹏会如何应对高精地图限制的?
  • 城市NGP 覆盖城市会有多少家?
  • 小鹏如何多城市下的泛化能力?
  • 结合普通导航地图就能实现变道、转弯,小鹏如何做到?
  • 既然全场景要到 2024 年落地,那接下来小鹏会做些什么?

3、小鹏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这几个疑问都指向三个能力,小鹏 XNGP 需要具备重感知、轻地图以及泛化能力,所以我们也猜测这三个能力会是 1024 解读的重点,我们也进一步做猜测,小鹏具体会聊些啥。

第一:算法框架重写,会有哪些亮点?

上面我们分析小鹏现在拆分了双 Orin 和 单 Orin 两大平台,实际上这也和理想 L8 划分的双 orin 和单地平线 J5 有异曲同工之处。

L8 从 2021 款理想 ONE 的地平线 J3 迁移到 J5 上,实际上是除了硬件外将感知、规控等算法做了迁移

而 G9 的单 Orin 方案很可能也是采用类似的迁移策略,也就是基于 XPilot 3.0 的迁移,但小鹏闭环的自研能力,很有可能在未来对高阶能力辅助驾驶做下放。

另外是双 Orin 方案,何小鹏提到小鹏 G9 开始小鹏重写了这套算法架构,为迭代到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做准备。

这也意味着用户不会产生过大的割裂感,同时即使没有高精地图,基础 LCC-L 也具有例如跟车、超车、拐弯等能力。

那新框架的能力如何,1024 是否也会如特斯拉 AI Day 一样大秀算法肌肉?

第二:重感知是王牌 

双Orin 平台直接带来的升级是大算力,小鹏基于 Xavier 的 30TOPS 已经榨出了 CNGP ,大家绝对好奇,升级大算力后是不是带来哪些变化?变化大吗?

我个人认为小鹏具备 CNGP 能力后,双 ORIN 平台的新架构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满足实时计算,不再重依赖地图。第二是解决泛化问题。也就是体验不变,但技术思路从底层变了。

过去大部分人解决城区的思路比较简单,也就是有地图的地方我就能去,没地图我就不去,然后只是针对城市场景做优化就行。

但如果过渡依赖地图,就会出现被图商或者某些情况“卡脖子”,同时应对基建快速变化,地图也比较难更新。

对小鹏而言,重感知解决的不是“看的见”,而是要“看得懂”, 也就是需要理解,这也是一大重要挑战,相信这也是 1024 中新宙为大家解答的重点。在城区中不同交通参与者有不同的驾驶习惯,人类的行为也常常不可预测,并且有时候不遵守交通规则。

所以 XNGP 需要对地图依赖更少,强调实时计算“自己学会处理”,这样一来 XNGP 的使用范围就会更大。除了覆盖城市和用户数量会更高,也会让系统可走的范围更广,甚至不排除一些非主干道或者城中村场景,以此达到点到点的目的。

那重感知是否意味着小鹏就会拿掉激光雷达?如果不是,那视觉和激光雷达打架咋办?

视觉方案依旧是小鹏目前的主力,但我认为激光雷达在小鹏短期内不会被取消

不同车企对不同传感器的理解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从小鹏基于重感知路径看,激光雷达更像是给视觉“打工”。

例如视觉认为自己无法看得到或者不确定的会交给激光雷达来做,例如城区有不同交通参与者,他们体积各不相同等等,而激光雷达在 3D 检测、可通行区域等能力上置信度高,所以多传感器“分工明确”,同时也做到了足够的安全冗余。

这里也和大家做个广告,我们接下来发布的“LCC”大横评文章上,P5 在加入激光雷达后对可通行空间的能力,有很明显的效果!

第三:数据闭环如何做?

最后一个是数据的管理,我们知道好的计算平台只是基础,用户车队数量是智能驾驶的血液。而在现阶段,伴随着数据量的扩大,也考验着小鹏数据采集、存储、标注、数据仿真等闭环能力。

数据的投喂是系统看得懂的前提,在智能驾驶的视觉检测、预测与规划等算法模型上,机器学习都需要依赖大量数据集。

小鹏已经在此前公布了与阿里云合作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也就是满足了小鹏云端计算的需求,这也解决了目前小鹏在效率和成本上的两大问题。

伴随着对感知的需求,算力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进入城市等复杂领域后,场景也会越难, 所以车企需要发挥好云端计算、本地计算等各自的优势。

何小鹏也曾在发布会上透露, 小鹏汽车已经建立了三套数据闭环,包括特殊案例、高清地图,全自动标注三大能力,相信这也会是本次 1024 发布会的重点。

而容易被大家遗漏的还有小鹏构建的 Robotaxi 车队。Robotaxi 车队其实是云端训练外的另一大自动驾驶训练“圣地”。

Robotaxi 策略其实和乘用车很大不同,可以跑两套系统,包括传感器硬件和软件跑两套,但他们都会服务于同一个产品,也就是小鹏 XNGP 。

Robotaxi 所能到达的区域较为封闭,但面对的场景会更复杂,也更有价值,它在加减速舒适性、应对加塞、避障等场景评估会更具系统化和标准化,因为系统执行策略相比乘用车有很大不同,Robotaxi 需要极强脱困能力。

而乘用车更强调的是安全底线,范围不受限,但策略相对保守,有更多用户开放场景,相比 Robotaxi 在区域内有更好的数据采集、地域特色以及驾驶习惯等,可以看到两者很完美的互补。

可以看到小鹏的智能驾驶框架初现,从硬件平台、算法框架到确定重感知、轻地图路线再到数据运营的闭环,小鹏 XNGP 量产也迎来了“收敛”时刻。

去年 1024 小鹏看起来像是对 XNGP 的软件定义、功能定义以及硬件平台介绍,和大家分享 XNGP 是什么,而今年小鹏 1024 将会围绕 XNGP 怎么做、大规模量产为方向,做更具像化的分析。

相信从 G9 开始,小鹏的智能驾驶不会经历太大变革,反而向效率、成本等导向迈进,步入沉淀期。

二、除了 XNGP ,还会有哪些亮点?

当然 XNGP 会是重头戏以外,相信小鹏在 Xmart OS 、机器人、飞行汽车以及补能上也会有所更新。

G9 在 Xmart OS 的升级很大,包括全场景语音 2.0 、3D 交互等能力上,相信 1024 中小鹏也会带来 OTA 的最新进展。G9 在语音能力上此前公布的信息较少,相信在 1024 上也会大秀一下肌肉。

除此以外还有超快充生态,G9 开始小鹏将会大规模铺设 S4 超级充电桩,而桩的升级、规模和数量相信这次 1024 上也会更新数据。

最后是是飞行汽车和机器人,这两者与智能汽车一样有几个共性,他们都是交通工具,同时很多技术可以复用,例如电池、补能以及自动驾驶等。

我们参考 AI Day 上的 Tesla Bot,时隔一年,它已经从一个原型机到一个能实现部分基础功能的人形机器人,虽然没有太多亮点,但它也代表着特斯拉一个方向,也就是做低量产成本的机器人。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关键是,特斯拉可以复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在机器人上,例如算法能力、数据以及芯片能力,这也是特斯拉投入到机器人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

区别的是小鹏不是采用人形机器人,而是机器马,不需要实现与人接近的人形机器人,更强调交互、服务,小鹏同样也可以将智能驾驶的能力放入机器人中。

而飞行汽车也是小鹏的一张王牌,小鹏的飞行汽车也会在 2024 年量产,那它又会带来哪些量产信息呢?我们拭目以待。

1024 也会在明晚八点准时开始,我也会与@伟健一起和大家分享最新信息!

如果还没进新出行小鹏 G9 群的同学可以加微信「 xchuxing08」 回复「小鹏 G9 」,而包括我、专业 KOL、专业编辑老师等也在群内,欢迎大家一起共享共创。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