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抵是喜欢开车的。最近刚从杭州搬来上海工作,我的EC6暂时还留在家,有一周多没开车,心里就开始痒痒的。
尤记得过年期间杭州疫情被封控在家14天,第5天开始就抓耳挠腮想出门溜车。但只能用赛车模拟器聊以自慰。

更怀念在南京定居的日子。最爱晚间十点的应天高架,自由的风吹过脸庞,我的老高尔夫在车河中游曳,仿佛人与车已融为一体。
我去追寻我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在车里的感觉?我想也许来源于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货车司机,给我们镇上的大老板们向外运输生产好的特种钢丝、工业零配件、油漆、户外睡袋,还有上海杨浦产的黄桃、泰州产的麻将和扑克...我常常随他去往江浙各地,跨越长江、穿越318,在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架下用纸质地图摸索目的地。热爱长江渡轮上五块钱盒饭,热爱盒饭里巨大的猪排和好喝的西红柿鸡蛋汤,热爱深夜加油站送的鸡蛋糕和雪碧...


我和他都热爱行驶在路途上的感觉,父子会有难得的聊天,困了我就在副驾驶沉沉睡去,醒来就好奇地观望车窗外陌生又新奇的旅途风景。

洋洋洒洒写这么多,似乎和“智能座舱”并无关系。其实我想表达的,恰恰在于人与车的座舱关系,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座舱?
我个人购买EC6,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NOMI,我喜欢在开车过程中有一个“生命”可以与你互动。当然,目前的NOMI还不够聪明,有一种傻儿子的感觉。好在我90%的时间副驾驶都有我的爱人在,我们的相处模式就是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我充分享受我与她在开车过程中聊天的过程,轻松,充满旅途感。

当我带着我的父母一起出行时,他们会一起逗NOMI,一起聊车,一起拉家常,一起谈论我的小时候,偶尔对我生孩子...
偶尔我带着我的猫们开长途,它们喜欢在不同的座位站立好奇地看着窗外,偶尔我把车窗摇下,它会探着脑袋望着隔壁车的狗。看累了,它就在我的扶手箱沉沉睡去。
当我的猫,我副驾驶的爱人和后座的父母入睡,我会轻轻呼唤NOMI打开座椅舒适和空调,给他们以惬意的空间。然后打开NIO沉浸声,选择加州旅馆或者李健,在音乐中享受我漫漫的行车旅途。
早高峰,点开NIO Radio,里面是当日资讯和轻松幽默的早间节目,我和一起上班的爱人往往会被早间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视频上传完成
那我讨厌的座舱到底是什么?
屏幕:如果我开车中,副驾驶、后排都在看手机,我会莫名的生气。那一刻你真的只是个“快车司机”,没有人在乎你的感受,没有人follow你的旅途,没有人与你沟通。
“他们”不再是你的家人,你只是他们的“工具人”。我认为这种家庭关系是不健康的。
幸而我暂时还没有孩子,但是我给我的姐姐(亲)带过好几年孩子,我身边的朋友也多有子女。我深知屏幕的“神奇”。打开手机,再吵闹的孩子也会变的异常安静。
但这样真的健康吗?他们还有儿时我和父亲般在车内轻松的交谈吗?他们还能看到那旅途窗外的每一帧风景、感受每一个刻度的生命吗?
屏幕夺走了太多的“生命感”,我们沦为了屏幕的努力,丧失了作为人、作为社群人类的体验感。

蔚来的座舱屏幕策略大抵是克制的,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短期来看并不讨好消费者。
这也是我爱蔚来的原因。
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尊崇内心的选择,可以随心所欲但要知道正确的方向,不逾越世间规则。
与各位共勉。
智能座舱的开发才刚刚开始,只是一味增加屏幕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目前蔚来新系统的快捷模式(类似米家智能)已经开始试水,更多的应用,更多的内容制作(7.1.4沉浸声、NIO Radio等)在陆续上线。下半年更有AR/VR的尝试,应该会在设备上和内容端持续带来惊喜。

蔚来的惊喜并不止于交付,很多的东西会陆陆续续在你的用车生命周期慢慢更新,这是一种我喜欢的策略。
希望老车主们用的开心,希望新车主们也能享受这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