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不理解还有人买油车?
文章

 蔚来李斌: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 就为了闻汽油味? 被吐槽。今天才有时间写下一些感悟,这里要帮斌哥,帮中国汽车新势力说句话:

1. 不止斌哥,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深信,电动智能汽车是未来,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斌哥的一句调侃影响力太大,又是在ET5发布的这个节点;

2. 蔚来是有这个底气的,在大多数场景下,蔚来的产品+BASS,从产品体验、性价比、品牌服务都已经远超同级竞品了;

3. 请大家注意,是“大多场景”,这里包括了同级对比、高速场景频次不高、有换电服务城市、不是极寒地带等;

4. 同级这个概念很重要,电动车里有好产品,也有坏产品;燃油车里也是一样,我们对比的时候,至少应该把同级产品进行对比,才公平;

5. 中国市场已经涌现了在同级完爆燃油车的产品,在A00级和B级的宏光Mini、Model 3; 如果算上混动,那就更多了;

6. 成功的背后,是产品体验(智能、纯电速度、操控、静音)、TCO客户总成本更低(购置+使用+处置)、品牌服务(保养成本低、直营体验、服务交付中心、数字体验)等等;

7. 当然,电车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充电、长距离高速续航能力、冬季能力、二手车残值,但是这些个问题其实各厂家都有解决方案,尤其是蔚来,做得已经很好很有诚意了;

8. 按照新技术普及周期,今明两年电动车已经从早期尝鲜者,开始渗透到大众用户的阶段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要更客观地看待电动车这个新事物;

9. 一些汽车媒体真得没有起到好作用,还是用燃油车的刻板印象在看待电动智能汽车时代的产品,仍然拿着矿泉水瓶、比划着拳头手指来做汽车评测,总是抱着质疑的眼光看待电动汽车;

10. 举个例子,媒体很容易“双标”,比如同样是NEDC,油耗虚标,是司空见惯的,但是NECD电动续航虚标,确被盯着说事,搞各种续航测试制造焦虑和内卷;

11. 同样刹车异响、内饰异味等这种售后客诉,合资甚至豪华品牌上也比比皆是,因为大家的供应商基本都一样,但新势力就会被质疑成“工业垃圾”,大厂怕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灭负面,这很不公平;

12. 新势力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变化,功劳不容忽视,更快得响应市场、更便捷的购车体验、更极致的智能体验; 天天保守残缺做合资BBA的拥趸,中国汽车行业是没有未来的;

13. 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产品乏味太多年了,平台化生产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的产品,从来没有客户导向的快速响应,经销商体制落后的购车服务体验,数字智能体验渣到让人发疯,买一个BBA因为车载导航不好用,还要加一个手机支架,你们那些年吃得亏都忘了吗?

非蔚来粉丝和车主,非蔚来车吹,理性评论,谢谢!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内容{{ eyes_only ? '公开' : '仅自己' }}可见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feature?'撤销':'进'}}精选库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