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文章
管理
某一群友有感而写,借贵平台发个布
文章

批评是为了进步,这句话很正确。
但不是一件很合理的外衣。
更不能是一顶帽子。
带个前缀,我是在批评,然后就以批评的名义,做着以偏概全,管中窥豹、断章取义,过度解读的小伎俩。然后,再加上一句,我也是希望零跑更好,走的更远。
零跑首开批评官的先河,因为零跑朱江明从来也不掩饰,造车他是门外汉,不被看好。这才有了让用户去体验,去批评的创举。
零跑需要批评,也是在主动请求批评。
但,不是需要指责和批判。
可,总是事于愿违,总有人,用着上述的操作,美其名曰以批评的名义,就把用户的反馈和体验,厂家的改进,批评的一文不值。不,这不是批评,这是批判。
是别人没有迎合自我意识的抗拒,是自己私欲未达的不满。
忘了,每个人是都是独立个体,要多元分析问题,不要偏执的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
所谓批评,是基于独立思考,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的结合。不仅仅是主观的判断和需求点,更要从更高的视角去理解更多的用户体验,如果一味的放大自我主观判断,过于坚持,不容妥协,就成了偏执。
于是,在看别人体验评价的时候,要求别人站在多数用户的角度去选择。追求一些自己想要功能时用自己的需求去要求,还打着多数人都想要的旗号,希望拉到更多的拥趸,以支持自己的想法,万一没满足就无尽抨击。
如果真的希望一款产品能拥有更多的用户,希望他走的更远,就得兼容更多的用户,得到更多用户的亲睐,得到市场的认可。出于这个角度的批评,才是产品方需要的批评。
共勉:独立思考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