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文章
管理
李书福:新势力不是苹果,传统车企不是诺基亚
文章

作为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车企,吉利在战略思路、企业动态等方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业内外关注,甚至可以说吉利的动向,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风向标,无论是对汽车行业、制造业甚至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如此。

过去这段时间,吉利的动作确实比较多,从汽车产品本身来看,CMA 架构上的产品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比如星瑞和领克 03 相继突破万辆,CMA 上的又一款产品星越L、SPA 架构上的领克07、SEA 浩瀚架构上的领克 ZERO 也即将到来,确实给市场和消费者带去了不少的惊喜。

从企业运营层面,内部构架的调整从去年年底就拉开了帷幕,最明显的就是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 CFO 李东辉升任吉利控股集团 CEO、法人代表,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除此之外,吉利控股集团董事会也进行了扩充,新设“经管会”这一管理层级。而旗下担纲汽车销售重任的销售公司最近也迎来了人事调整,同时分设立营销一、二分公司。

而观察吉利控股集团最近一段时间的动作,可谓抓人眼球,包括计划成立一个新实体公司,探索电动汽车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式;与区块链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年产卫星 500 颗的吉利首个卫星工厂获批;与 FF 合作探讨代工可能并进行投资;取得首张飞行汽车适航证;发布全新的星空灰 logo;与腾讯合作携手数字化变革和低碳发展;与百度、富士康等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构建汽车产业的新生态和业态;并购力帆、华菱星马,接管猎豹工厂,掀起兼并重组大幕……当然这并不是吉利神秘动作的全部,入股戴姆勒、合资 smart 等等,已经让业界对其刮目相看了。

在当前新造车势力股价飞涨、博人眼球,而传统汽车公司声量微弱的时候,吉利作为一家已过而立之年的车企,不断打破汽车产业的边界,在从汽车制造公司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确实走出了不一样的路子。让一些专业和业内外人士大呼“看不懂吉利的路子”,甚至也发出“吉利盘子玩得太大了”的担忧。但仅从个人对吉利和李书福的了解,吉利进行每项决策,几乎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上述吉利的诸多动作,一定有着吉利自己的思维,甚至是更长远和更美好的思考。

所以,要弄懂或者看明白吉利到底要干什么、怎么玩儿,还得从其掌舵者李书福那智慧的大脑中得到答案。而就在新年上班伊始,李书福一场以《守正出奇 实事求是》为题的内部分享会,从人类的挑战、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因果、科技产业为未来带来的可能、汽车行业变革、企业治理、吉利内心的守正六大方面,探讨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01

装下世界,才能赢得世界

吉利应该是较早一批提出全球化思路的民营汽车企业,而吉利的愿景也是成为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所以才有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英伦、宝腾、路特斯,国产汽车出口欧洲,工厂、技术研发、产业分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区域。吉利汽车总裁兼 CEO 安聪慧也经常在各个场合多次提到,汽车产业必须是全球化的,吉利是全球化道路的坚定执行者。

全球化执念在吉利可谓是根深蒂固,全球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思路和解读,相信这不仅是企业领导者需要理解的思维,更是要每个吉利人、甚至整个行业和商业社会所需要深刻理解的地方。

在“人类和平与世界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的论断中,李书福用“斜拉桥”理论表示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矛盾体,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形成稳定态势。当下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价值战等各种摩擦不断叠加,世界局势出现不稳定因素,但是人们向往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并不会改变,既然有这样的共同愿望,那么整个社会和世界还会继续朝着和平和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这是大环境的背景,对企业和社会来讲,只有好的大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李书福认为当前的中国应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这层洞见中,李书福分析了原因和理由,主要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崛起,打破了原来的全球战略平衡,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结构,尤其是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心理平衡,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融入西方世界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国外向型经济面临空前挑战。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带来巨大的市场红利,这是其他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做大做强国内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项,是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全部,既然中国发展很快,打破了世界平衡,那么还必须得做国际生意,照顾彼此关切,做大全球经济总量,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实现互利共赢,为全球经济再平衡注入新的活力。

做商业就是要正视历史,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理解到背后根本的要素,然后坦诚面对,主动出击。所以此刻再回想下李书福的战略路子,为什么能够与戴姆勒牵手,为什么可以与那么多企业和公司合作,为什么其帝国之手可以伸向全球,这背后其实都是以互惠互利为前提。或许在李书福心中,早已心系世界,毕竟装下世界,才能赢得世界。

02

 新势力不是苹果,传统车企不是诺基亚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和不少企业在天时、地利、人和中确实尝到了红利,有不少企业靠运气成功,买几套房子就能获利,买一片土地就能升值,只要胆大敢融资、敢投入就能成功。包括2020年的疫情之下出现了一些荒谬的现象,有些企业估值飙升,大量融资。

但李书福认为,潮起总有潮落时,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时效性,比如眼下的破产倒闭潮,多少所谓的首富从天着地,高位解体,走下神坛,完全靠运气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只有随时了解行业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方案,更快适应趋势规律,不断修正发展战略,始终不忘打基础、练内功,研发更贴近市场的产品,才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这也是为什么吉利可以成为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品牌的重要因素。

不过,吉利当前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当今世界已进入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传统思维、单领域思维、单向思维已经不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一场新的马拉松赛已经拉开。

特别是当下新势力非常疯狂,融资、上市、股价、市值等,搅得汽车行业混乱不堪,让不少传统车企艳羡不已,甚至有言论认为传统汽车的明天就是诺基亚的昨天,但李书福不认为新势力就是苹果,传统汽车公司就是诺基亚,他觉得汽车产业转型与当年的手机产业转型有着本质的区别,汽车行业特点决定不同的汽车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功能性能,标准软件无法广泛套用。

面对转型,李书福内心并不慌乱,他始终觉得汽车就是汽车,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安全、健康、可再生是永恒的主题,而主/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非一日之功,最终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检验。

李书福也表示,这部百年汽车变革剧,好戏还在后头,需要更多的耐心。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表面的张扬与热闹,而是厚积薄发与核心能力。他也坚信,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这个规律不会改变。

在电动车热火的当下,李书福坚定地认为,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还能共存相当长的时间,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而且存在“程度”拐点,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拐弯,这个拐点可能存在反复。因此从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过渡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动态调整期,这个时期也充满着不确定性。

面对汽车行业的大变局,吉利应对的方式是既要自我革命,更要联合革命,通过开放包容,合纵连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产业链新优势,扩大生态圈新朋友,毕竟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吉利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携手圈内外的大公司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合作,甚至将产业伸张至看似与汽车联系不大的领域。“其实所有的新思维都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大家都一目了然,那就不叫新模式,既然是创新思想,那就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看懂,我们也只是在探索。”李书福表示。

03

蓝色吉利行动未完成是时机没成熟

目前吉利是中国品牌乘用车企销量第一的企业,但是在新能源转型中,吉利却慢了一步,2020 年全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吉利的新能源车(包含 48V)的年销量才7万多辆,这与吉利 2015 年提出的“蓝色吉利行动”年销量中 90% 的新能源车有着很大的差距。

李书福认为这并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车企中有,在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李书福表示。

在此次内部讲话中,李书福透露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其中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 90% 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 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将会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当前,吉利推出的 SEA 浩瀚架构就是吉利纯电动智能汽车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供吉利旗下的各大品牌使用,而且也向科技公司和其他汽车公司开放,目前正在与 7 个品牌进行合作、同时展开超过 16 款车型的研发工作,包括吉利与百度、富士康的合作,SEA 浩瀚架构都将充当重要角色,这是软件定义汽车实现的重要硬件支撑。

李书福表示,正在制定的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是基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新计划。这两个计划,既保留吉利在传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又开拓纯电动智能汽车新局面,“两个计划”组成一个完整的蓝色吉利行动总计划,这是一组非常清晰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总纲领,这个纲领充分吸收了全球碳达峰、碳平衡时间表,为全球碳平衡行动作出贡献。

04

企业治理现代化,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企业要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拥有利润支撑外,一系列良好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合规的治理能力,能帮助企业走很多弯路,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法宝。

四十多年来,不少企业在发展中诞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很难兼顾平衡,导致企业野蛮生长。有的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治理结构模糊不清,独立性不足,责任划分不清、跨企业交易不公平、跨国交易不合规、企业运营不透明,这些都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祸根。

特别是在跨国经营中,合规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试想一下,为什么上汽收购双龙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北汽收购强大的萨博,最后却没有多大成效,这背后都是合规问题没解决好。合规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遵守各国法律,又要尊重各国文化,既要遵守各国政策及各国部门规章,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公平透明,诚实守信。

文章开头提到吉利去年年底的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新的 CEO 上任,作为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退居幕后,不再兼任法人代表,其实就是吉利在合规文化打造上的重要体现。“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符合国家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依法合规地构建企业现代治理体系,让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在吉利控股集团及各业务集团落地生根,并发挥关键性作用。”李书福表示,“企业治理必须现代化,所有权、经营权就必须分开”。

其实吉利从浙江一隅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背后在企业治理方面一定经历过太多的转折和变革,而吉利敢于在企业治理上打破常规,沃尔沃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在学习沃尔沃技术的路上成长了不少,殊不知在沃尔沃近百年来的企业治理方面,吉利学到了更多。李书福谈到企业治理时,强烈要求吉利控股及各业务集团在企业治理方面向沃尔沃汽车集团学习。

05

 李书福的哲学思辨

在李书福内部讲话的洞见六中,他提到守正出奇,妖魔远离,其背后的意思就是坚定不移走正道,义无反顾求发展,发自内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聚焦产品,聚焦用户体验,时刻把用户放在心中,不急功近利,不走捷径,不抄近路,不玩小聪明,坚持公平正义,坚守道德底线,不忘法律高压线,把握竞争本质,掌握核心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敢于研发投入,尊重事物规律,只要长期坚持正确路线,不投机取巧,主动站到真理这一边,奇迹就一定会出现在眼前。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生死死、合作共赢的文明史,商业的乐趣在于既交朋友又做交易。商业的最高境界是既获利又美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这就需要真诚合作,让每一次交易都实现共赢、多赢并留下愉快的回忆,用诚信铺设前进的道路。”

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这些言论看上去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大白话,大道至简,其实背后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世界、为人、奋斗、商业、合作等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和正确方向,体现出李书福面对世界、面对企业、面对竞争的格局和胸怀,特别是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商业合作中,更是包含无限智慧。

其实关于企业的内部讲话,被外界熟知且关注较多的,华为的任正非算是一个,他输出的内容和观点,既是华为价值和战略导向,更是企业经营和思想的定心丸,而且很多时候任正非的内部讲话,被广为流传和学习,这也是一个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从思想上体现出来更高度的价值。

在吉利,流传出来李书福的内部讲话并不多,这次站在后 2020 年的时代新起点和汽车产业的剧烈转型上,李书福的内部讲话说体现出来的真知灼见的洞察,确实为吉利的坚定转型,和整个汽车行业的前进都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更多深入的、有价值的思考和方向。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