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话题文章
管理
EV 周报丨爆炸性消息最多的一周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话题文章
过去的这一周可以说是本年度中国汽车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周了,随着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一连串的重磅炸弹在汽车江湖炸响,而炸弹最为密集的 7 月 10 日更是直接将我们炸得眼花缭乱、激动不已,为此新出行也为大家详细地梳理了这一过程(具体请点击),在本期的周报里仍然离不开这些话题,但是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角度来看:

中德在汽车领域合作了三十多年,如今变化几何?

从 1985 年 3 月首个中德合资的汽车企业——上海大众正式成立到本周李总理出访德国促成 20 余项中德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已经走过了整整 33 年的历史。这 33 年可以说是双赢的 33 年,德国凭借着早进入的优势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随后又凭借着德国制造的良好口碑让无数的中国消费者对其建立起无可动摇的信心;这 33 年更是中国各个领域崛起的最关键的时期,在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燃油汽车领域相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中德合资的电动车品牌——腾势

在过去的中德合作中,双方的实力对比是悬殊的,德方掌握着核心技术,在合作中一直是处于主动地位的;中方自知技不如人,所以也是一直谦虚地扮演一个学习者的角色。但是近几年汽车江湖的风向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孕育了汽车能源革命;电子、互联网、AI 等方面的迅猛发展正在萌发汽车驾驶的革命,这给予东方古国一次弯道超车的极佳历史机遇,而事实上中国也在全力抓住这个机遇,而且已经取得不错的成就。

如果说过去是德国单方面在技术上、投资上占据主导地位,现在则不同了,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新能源等方面都能为德国提供技术支持,而在投资方面也是一样。在此次的签约活动中宁德时代就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最佳地体现,“作为在欧洲的第一步投资,我们选择了德国。”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说,“宁德时代希望将全球最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并通过在欧洲形成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进一步贴近欧洲客户,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在这里我听出的是中国企业的实力与自信。


德国在与中国合作收获了技术与投资是他们此前所没有料想到的,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意外的惊喜,与此同时,德国的技术与中国的市场、中国的产业仍会仅仅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德国的制造业赋能,也能为中国产业升级添力,促使中德双方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产业变化的浪潮中怎么可能少得了弄潮儿特斯拉的身影?

美国特朗普政府首先打起来了贸易战,其目的是促成美国制造业回流,缓解美国目前的社会矛盾,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能否实现“杀敌一千”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是“自损八百”已经初见端倪。中国的贸易反制措施使美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箭头企业——特斯拉遭受不小损失,于是乎马斯克坐不住了,也是在 7 月 10 号这一天,马斯克上午低调来到中国,下午就爆出了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揭牌成立的消息,马斯克的这一手还真有一点“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思。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立可以说是给予了特朗普当局一记响亮的耳光,贸易战的初衷是为了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可是特斯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海外建立了首个超级工厂,这再一次证明了商人逐利的本性,也再次体现了那个被说烂了的老词——经济全球化,商人在全球的舞台上追逐利益,并不是某个国家的政策就能轻易改变的。

同时这更是再一次证明了在全球舞台上,中国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举足轻重了,要不然马斯克这样一个无比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冒着得罪美国政府的风险,也要在中国设厂?我相信这一定是他在多次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

国内产业政策又有新变化,增程式电动车要成为新的搅局者?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定》),给汽车产业带来不小的震荡。其中继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纳入燃油车投资范围之后,又将增程式电动车纳入纯电动车的投资范围之内。这让此前在新能源领域被边缘化的增程式电动车再次受到了关注。


既然在投资领域将增程式电动车归入纯电动车范围中,那意味着至少在投资领域增程式电动车将获得比插电混动车更多的优惠政策,但这是否会给增程式电动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呢?现在看来并不明朗。而且众多的业内人士对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前景所持的态度都不是很乐观。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及投资委员会成员余宁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没有高效率的增程器,在技术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很难体现;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认为,增程式电动车在商业模式、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的劣势明显,从市场角度而言,不具备市场竞前景。


综上,就目前而言大规模发展增程式电动车并不具备条件,那么未来呢?既然是涉及投资领域,就说明国家希望资本流向增程式电动车领域,现阶段制约增程式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效增程器的研发上,如果在大规模的资本注入之后,高效增程器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那么我相信,增程式电动车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