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理想旗舰车型 L9 今天开始正式交付,而理想接下来的产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前段时间李想的两席话更是铺设了谜面,例如“L8 从发布到交付速度将会超过 L9 ” ,还有 “等 L8 的现阶段就别买 ONE 了 ”。
而今天还有一则新闻,前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副总裁、终端 OS 部部长谢炎加入理想,负责底层技术研发,包括操作系统以及自研芯片的落地。
可以看到李想有着很强的产品节奏策略,就单一举例智能驾驶,从理想 ONE 供应商方案的策略,到改款 ONE 的自研 AEB 以安全为策略,再到 L9 上的高速/城区全案自研策略,再到如今准备进击的硬件自研策略。
每一步都集中产品思考,而 L8 也是同理,它甚至会超过 L9 成为今年理想的爆款车型。
一、面向家庭用户,是 20 万以上 89% 的家庭用户
从李想品牌策略看,其认为高端产品其实不好做,很多车企针对高端人群定位模糊,团队也不知从何着手研发,最后只能堆料,这是理想为什么设置 20-50 万元家庭定位的原因。
第二是在用户购买习惯上,一般是在预算区间内对比同级别车型,看看哪款车型是最好的选择,很少出现 30 万预算最后买了一台 50 万级的车型,所以理想需要在每十万区间设置一个爆品。
基于此,理想还有最后一个策略,就是走增程以及高压纯电两条策略,为什么叫策略,是因为这两条技术路线互不排他,并且增程对于理想来说也不是短期内的过渡方案。
李想提到五年内增程还是 SUV 最佳解决方案,并且是 20 万级以上 SUV 。
而高压纯电策略将会覆盖 SUV 以外的车型,最快上市时间点是明年,而今年可以看到理想相比往年在增程产品策略上更为激进。
基于 20-50 万区间,每 10万一个区间设一个爆款的原则,我们从产品规划看,理想 ONE 后推出旗舰 L9 ,L9 (45万级)后开始向下十万兼容一台增程 SUV ,目前明面上有平替理想 ONE(35万级) 的 L8 以及中型五座 L7(25万级) 。
L8 将会在今年推出,并且从发布到交付的速度比 L9 还会更快,也就意味着 L8 今年也有销量目标,L7 作为中型 增程SUV 也将会和首款纯电产品一同推出。
二、Pro 以及 Max 代表着什么?
理想的 Pro/Max 不仅代表座舱、智驾两套系统,同时还代表着两款车型。
1、两款机械平台、两种座舱系统、两种智驾系统
从目前 L8 最新信息看,L8 会有两款车型,包括 Pro 版 以及 Max 版,同时跑的是两套座舱以及智驾系统。
- 座舱 Pro+智驾 Pro= L8 Pro
- 座舱 Max +智驾Max=L8 Max
L8 Max 非常好猜,L8 Max 和 L9 本身定位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猜测机械平台、智驾和座舱都是一套。
李想曾在夏季沟通会上提到 理想 ONE 就是 Pro 的定位,我认为 L8 Pro 还是理想 ONE 的座舱升级 8155 +理想 ONE 智驾的地平线升级征程 5,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
最近地平线的同学已经在疯狂暗示征程 5 即将首发,余凯本人也在此前提到 10 月会有首个首发车型发布,价格将会是 Orin 的一半不到,时间点和 L8 时间点贴合。
至于 L8 Pro 有没有带激光雷达我个人更倾向于会,以理想打造家庭、安全出发,应该也会标配。
那 L8 Pro 和 L8 Max 为啥差距这么大?
2、有两种不同车身样式
这也引出 L8 的关键信息,L8 Pro 和 L8 Max 是两种不同上车身结构,并且划分五座和六座。
那会怎么搭配?
我个人更倾向于 L8 Max 是大五座溜背 SUV ,价位逼近理想 L9 ,定位 40 万级。L8 Pro 作为平替理想 ONE ,还是基于基础版六座的中大型 SUV 。
L8 Max 可以用六座 SUV 的尺寸做大五座的 SUV,甚至可以理解为接近 L9 的五座版本,甚至在颜色以及配置上会有差异,以此满足不同人群定位,不构成竞争关系,L8 Pro 还是继续守住理想 ONE 这个明星市场。
3、从策略中我们看到什么?
第一,研发架构简约,开发效率高。
理想本身面向家庭属性,本身产品属性已经非常强,划分两套大系统也有利于高效开发,后期也能高效维护,确保用户体验。
可以看到理想和蔚来不同的点在于蔚来是主打高端,所以可以一个平台吃所有车型,高端以下由子品牌承接,但理想覆盖 20-50 万的跨步,还有中端和中高端的车型划分,如何用不同平台区分不同车型,现在这个谜面李想也自己解开,就是 Pro/Max 的产品组合来划分。
另外是座舱以及智驾的系统维护上,蔚来是基于小系统做维护,例如车机上有 866 的 Aspen 系统、866 更换 8155 芯片后的 Alder 系统以及二代平台 775 的 Banyan 系统,不同车机平台有不同维护团队。
而理想更倾向于大系统的维护,例如基于 Pro 以及 Max 系统不同车型的维护,但两者实际上都基于用户体验出发。
第二 ,理想后续大概率会延续分级策略。
我们不排除理想的 L7 会有全新的产品形式出现,也就是类似于苹果 13 这样的普通机型,并且会是更能打的车型。
届时 L7 也会有一个 L7 版以及 L7 Pro ,L7 Pro 到时候可能也会有一个接近 L8 的五座或者溜背的版本,届时 20-50 万区间的增程 SUV 产品矩阵会逐步成型。
三、总结
可以看到理想的增程产品序列也步清晰,明年理想也正式开启高压纯电的全新赛道…
在下半场我们看到市场逐步呈现多维之争,例如理想坚持的高压纯电以及 SUV 增程方案,小鹏坚持的 20 万以上超快充是最佳解决方案,蔚来以及蔚来子品坚持的换电方案,同时对于舱内的座舱以及舱外的智驾也有不同的思考。
而在各家优势逐步趋同时,产品突出的特性优势也开始显现。对于理想汽车而言,理想除了面对家庭用户,同时在产品矩阵上划分 13/13 Pro /13 Max ,在品牌策略上理想也与苹果看齐,也就是用一种性能强、好用的性价比来打破传统的堆料或者便宜的性价比...下半场的竞争序幕也即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