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倾全力进军电动出行
冬季里的厦门给人感觉时冷时热,就如极氪001一样,遭遇了用户又爱又恨般的表达后,像极了恋爱时的男女。当记者们走进专访间时,杨学良已经坐在了采访席上,与他同来的还有产品主理人徐云。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媒体活动,除极氪001的赛道体验外,我们也有幸跟企业高层一起聊聊这个话题不断的新品牌、新产品。
第一次了解到与极氪有关的信息,还是在2020年9月领克ZERO Concept发布会,伴随新车亮相的还有吉利的重磅“炸弹”——SEA浩瀚架构。与此同时,安聪慧宣布:“2021年将成为吉利汽车科技转型与智能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当看到一系列震撼的数字,可以想象这个平台与产品倾集团之力,这是吉利的一次革命,是向电动出行的宣言。
此前少有出镜的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走马上任极氪CMO,让我们看到了近期的一些思考与变化。专访一开始,杨学良先与大家介绍了极氪制造的背景:极氪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品牌,是集团多年深耕和布局的结果,是根据市场发展与用户需求孕育而生的。
的确,吉利作为一个大佬级传统车企无论从品牌建立到产品制造一定是“一板一眼”章法有度,笔者的一个朋友作为极氪车主就曾经表示:虽然自己是盲定的,但是凭借着吉利品牌背书,产品或服务不会糟糕到哪去。
闪电出击下的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是此次沟通会的话题之一,也是链接用户争议的一个导火索。作为一个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不再与经销商合作,转而直接服务用户,可想而知其中的决心与难度。用户运营本是一个重活难活,这需要一套系统的沟通机制与运营方法去支撑,初来乍到的极氪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一种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感觉憋的有些难受。
现场杨学良也坦言:“因为国内的市场差异性比较大,从地理位置到消费人群,所以挑战依然不小”。付出如此代价的背后,是吉利控股的思考与布局,在极氪建立之前,打造一个直营模式已经是高层内部的共识,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普及,第三空间的应用需要企业更为直接的去链接用户,从而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与服务。
就像开场所介绍的,极氪4月15日品牌发布,10月23日正式交付,仅用了192天。这种速度在传统车企乃至新势力品牌都是难以想象的。抛开产品力本身,由传统模式到直营的转变全新的组织架构、全新的运作模式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目标的制定都考验着极氪品牌。
一位记者也曾表示,极氪是否缺少一个顶层核心价值观,不遗余力的去服务用户才能证明我是一个新体系,但对于整个团队的核心价值是被淹没的,无法发掘团队擅长的事情。每个人应该明确主要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用户服务,像“蔚小理”已经形式各自的护城河,但目前看到极氪的护城河还有些不清晰。
用户属性与用户共创
或许从用户群属性的角度,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证实。对于吉利品牌,在数十年的积淀后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忠实用户,极氪的众多大定车主均来自领克与吉利的背书。这些用户基本上是从燃油车时代过来的,他们除了对于品牌的信任,也练就了自身对产品的熟知,他们不是购车小白,了解并知道自己想要的。这种天然属性是否成为极氪遭遇挑剔的另一原因呢?
相比无背书的新势力,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是通过愿景、服务或“军备”来为自己的品牌加码。他们的人群画像可能第一次购车的占比更大,属性更为分散,因此某些方面的发声就相对没有那么集中了。
与用户链接的更深一层是“共创”,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基因的新势力品牌,这是一种能力与服务理念。但出生在传统车企下的极氪有着不同的看法,杨学良认为,用户型企业不是一味的盲从于用户,与品牌的边界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后逐渐变得清晰。
在用户看来,共创多数场景下是“我提出的需求或问题”企业要去反馈与满足,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接受。这种认知上的不一致造成的结果与预期不符,尤其是用户侧的不满。另外一方面,作为吉利集团背书的高端品牌,用户认为“优秀学生”不该犯错,大家对于品牌与产品的心里预期是高位的,在一些不应该出错的地方出错是这些用户难以忍受的。
以新年销售政策为例,企业认为新政继承了优惠力度,以相对公平政策给到新用户,但是在老用户看来:同样价值6000元的智能座椅比车漆更香。对此,杨学良介绍到,“政策尽可能覆盖到大多数人,部分用户的诉求可以通过二选一的方案来处理”。尽管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极氪面对用户的“生疏感”还是需要不断去摸索与思考。
前几天看了某新势力品牌车机系统升级的沟通会,产品经理与用户间全程开放的沟通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既然选择直营模式就注定了要直面用户,问题不全是极氪的,解决方案用户也能参与,加强彼此沟通才是解决问题最高效的路径。
结语
疫情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尽管遭受巨大供应链压力,但我们依然看到了自主品牌不断求进,厚积薄发的姿态。在过去的2021年有众多的自主品牌选择再创业,开拓高端市场,这对于整个行业是一个值得振奋的积极信号。就像杨学良最后总结到的:在当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时不我待,速度也是竞争力,所以要快,快就能抓住机遇,当然快的过程中也要稳。
的确,有些事情是要快,有些事情则需要时间,稳中求胜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这次企业沟通会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极氪对于用户认知及运营方式理解的更为深刻了,随着边界的不断摸索、产品的进一步打磨,相信2022年销售7万台的目标将成为极氪迈出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