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对于极氪雅马哈音响的争论与探讨看的很多了,其中有一个问题很多用户在诟病,就是所谓的“功率”。今天我不跟大家讨论功率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一个功率的标准。相信这个问题大家从未提及过。第二,再谈谈我个人对于这套音响的感受。

首先,大家对于功率我理解基本上是有概念的,它的基本普世概念是:功率决定着功率放大器的放大能量,同时与之匹配的喇叭的消耗能量。通常来说,一个功放的输出功率与喇叭的推动功率基本一致,或功放功率略大些。例如:例如:功放为100W,HIFI音箱双路,各匹配40-60W都可以。

接下来进入正题,大家对于功率理解还有不明确的标准,那就是额定功率、音乐功率、峰值功率,他们三个有很大的差异,且容易被厂家利用宣传误导。先给大家上一张图!

相信很多用户见过以前的音响、收录机,流行于90年代。动辄800W、1500W的功率标称,字面上很炸裂,但实际你相信这个小玩意能消耗这么大的功率吗?接下来就援引百科知识给大家说明下这三个功率的区别。
1、额定功率:是指功效或音箱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不发生损坏的功率。这个功率标称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2、音乐功率:音响设备模拟播放音乐状态下进行工作时的使用功率,即播放1分钟休息1分钟,连续工作8小时而不产生设备损坏的功率。这个功率标称有使用参考价值,它通常是额定功率的3-5倍。
3、峰值功率:是指音响器材在1/100秒,即10毫秒时间以内,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强脉冲,而设备不被烧毁,这个功率通常为额定功率的8-10倍。这个功率常常容易误导消费者,使人们以为器材真的有这么强大的功率。
这个图片里的1800W功率,实际就是峰值功率,对于日常使用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峰值功率又写作P.M.P.O. ,额定功率又写作RMS 。

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是由于厂商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
1、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
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4年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其标示功率就是额定输出功率。
2、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
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标出的是瞬间(峰值)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的8倍左右。试想同是采用PHILIPS的TDA1521功放芯片(最大的额定功率30W,THD=10%时),而某些产品上标称360W,甚至480WP.M.P.O.,这可能吗?有意义吗?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两者主要决定,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
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适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20平米左右的房间来说,真正意义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输出功率30W×2)是足够的了,但功放的储备功率越大越好,最好为实际输出功率的2倍以上。比如音箱输出为30W,则功放的能力最好大于60W,对于HiFi系统,驱动音箱的功放功率都很大。

好了,以上是我对于功率这件事的观点,部分内容援引自音响网站。那么接下来,我有个问题跟大家探讨,极氪001的雅马哈是多少W呢?官网及雅马哈网站都没有写出来,此前有说是385W。假设我们认为是385W额定功率,那我们粗略分摊到12个喇叭(当然低音喇叭肯定比高音功率大),每个喇叭30几瓦,对于3-4个平米的车内,显然是够了。这几天又有人发出雅马哈功放的功率截图,为84W,这就又有些迷惑了,希望了解细节的朋友一同进来讨论,分析。

虽然还没有提车,但是我断断续续听了几次,以下是纯个人感受,音响听感本身就是玄学,跟驾驶感受一样,所以不做评测间的对比。结论是,总体来说不是很满意。总结来说三大块问题吧:第一,主要表现出声音偏薄,尤其是中音薄,干。当然这块可能与功放喇叭匹配、分屏器的设计有些关系,但是具体要看怎么调教的。有人说日系音响本身就偏干冷硬,确实以前有这种情况,但总体来说这种听感是不讨好耳朵的。第二,“电音”声严重,这种所谓的电音声音是伴随着人声发出的,就是一种发出声音后的拖尾变音,我猜测这与雅马哈的音频播放系统或解码有关。有点类似模拟声浪的那种声音,严重干扰了声音的纯净性。第三,低音门板的共振,这个没啥好说的,大家都懂止震结构没有做好带来的,纯硬件问题。
好了。以上是明显的问题,那整体听感来说,高音还是比较清亮的,低音虽然有点散,但是还是能沉下去的。但是给的量比较多,容易与中音发生混响,造成中音的模糊。所以实车要略微降低低音的均衡。中音刚才也提到过,偏干薄,不够丰满,这可能也是因为我本人主要听人声歌曲有关。我之前做过一个音响的打分,仅仅代表我个人。如果以沃尔沃S90的宝华伟健作为标杆的话,电车音响打分情况如下:s90宝华90分>model y原厂83分>汉丹拿80分>es8选装73分>极氪雅马哈70分>极氪原厂60分。
以上是目前本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