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Polestar 这家公司,还要回溯到 1996 年。
Polestar 的前身是 Flash Engineering,一支专注于房车赛事的车队。创始人 Jan "Flash" Nilsson 在1996年的房车赛事中(首次比赛),驾驶着他的 Volvo 850 Super Touring 便拿下了 STCC (瑞典房车锦标赛)的冠军宝座。

随即这支明星车队在机缘巧合之下被沃尔沃收购,开始了高性能车的研发。在 2005 年正式命名为 Polestar,之后又被独立出来做高性能电动车。Polestar 代表了位于地球北部寒冷的瑞典,放在赛车运动中,还有杆位(pole)和明星(star)的寓意。
期间车队还出现过一些问题,但任凭“Polestar”精神,车队力挽狂澜,前后在 WTCC 中获得的 7 次车队冠军和 6 次车手冠军,这般战绩足以证明 Polestar 拥有强悍的运动基因。
Polestar 的强悍我们也有所耳闻,那么在这背后还有哪些“狂人”的出现?

Thomas Ingenlath 作为 Polestar 的 CEO,在 2012 年夏天加入沃尔沃之前曾效力过奥迪、大众、斯科达等公司。在他的带领下 ,Polestar 融入了沃尔沃一贯简洁的设计语言,也变得更加的极致。如今的 Polestar 开始特立独行起来,Thomas Ingenlath 曾说“极星和沃尔沃都是典型的极简主义设计,但如果用 warm 来形容沃尔沃,那么极星的设计就可以用 cool 来概括。”
Polestar (中文:极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将会给用户打造出一款怎样的产品?

首先三个问题,了解极星 2
1、极星 2 的电池电量和续航里程分别是多少?
极星 2 配备了 71kWh 三元锂电池组,电池生产厂商是宁德时代,NEDC 综合续航里程为 450 公里,直流快充下 SOC 从 0 到 80% 需 40 分钟。
2、极星 2 的动力参数是多少?
新车搭载了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最大功率达 300kW,最大扭矩为 660Nm,0-100km/h 加速时间 4.7 秒,最高车速 205km/h。
3、极星 2 售价多少?
极星 2 补贴前官方售价区间为 29.8-41.8万元,其中售价为 41.8 万的首发版在 5-6 月可以开始交付,入门型号以及中配型号,大概是 2021 年中开始交付。
带有北欧血统的极星 2
流淌着北欧血统的 Polestar 2 在极简美学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掀背的造型令整车车身姿态更加平稳,号称“雷神之锤”的点阵式 LED 大灯,提升了整车视觉效果。由数十个几何图形组成的熏黑式进气格栅其实也是在致敬“Polestar 赛车”,毫米波雷达以及前方摄像头都隐藏在格栅中,这样的设计也体现极星化繁为简的品牌理念。







极星 2 的尾灯极具辨识度,在夜间点亮后也拉高了整车尾部的视觉效果,看起来个性十足。有意思的是,尾灯的亮度还能随着制动力的强度随之变化。

目前极星 2 共有雪晶白、寂静黑、镁光银、雷霆灰、槟月灰、午夜蓝六种颜色可以选择,我们今天实拍体验的是寂静黑(部分动态图中的试驾车为雪晶白)。
内饰展现环保理念
崇尚化繁为简,以简为美的极星 2 ,在内饰上也与外观一样,偏简约风格,层次感分明。既有目前主流的多媒体大屏,也将使用率较高的几个功能按钮留在屏幕下方,便于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忙操”。除此之外,内饰运用的材料也展现了极星的环保理念,例如来源于潜水服的 Weave Tech 环保材质。








来到中控屏,极星 2 搭载的是安卓车机系统,操作顺畅,响应速度也很快,但时间久了效果应该会有所下降。语音系统与科大讯飞合作,而且还植入了天猫精灵。还有特制的华为市场,很大程度增加了可玩性。


整车的接口数量为 3 个,前排 2 个/后排 1 个,但均为 Type-C 接口,在没有配备 USB 接口这件事上极星做的稍微有一些欠缺,但好在前排有手机无线功能。


上图是两种座椅材质的比较,其中环保材质的座椅为全系标配,高级感更强的大麦色 Nappa 真皮座椅则需加多 5 万元,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个人更倾向于环保材质的座椅,触感更加细腻,也更加贴合。官方宣称使用 Weave Tech 环保材质能为整车减重 7.5 公斤,一定程度上实现轻量化需求。

大多数性能车车上的安全带都会选择与内饰反差较大的颜色,极星 2 也不例外。金黄色的安全带时刻警示着车内的乘客这并不是一台普通的家用车,也更像是一位摩登型男系上了一条让人眼前一亮的领带。当然,金色安全带的设计是包含价值 4.2 万元的高性能套装中的,我个人建议高性能套件还是要加上,能很大程度增加你的驾驶乐趣,后文驾驶体验部分也会提到。


极星 2 上配备了带有星标投射的全景天幕天窗,提供了更好的采光效果,扩大了车内乘客的视野范围。正如 Thomas Ingenlath 先生所说“当北极星映射进车内,你能看见北极星一直指引你前进。”
贴心的设计总能打动消费者





后排空间的表现良好,腿部承托性值得表扬。身高 176cm 的贺总将驾驶位调至合适的位置后来到第二排,头部空间有三指,腿部空间有两拳的距离。


小隔板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放置一些小物品时能有效放置其在内滚动,这种贴心的设计在其他竞争车型上也并不多见,其实是为了人性化使用方便的考虑。小隔板掀起后在顶部有挂钩,可以挂置例如放汤水外卖之类。总的来说后备厢设计的相当规整,放置小物件时得心应手,在装大件物品时也不会感到局促。

掀起底板后的空间也不算小,深度还不错。有些朋友可能会感到好奇,这个后备箱底板都翻完了居然没有看见补胎工具,其实极星 2 上的补胎工具及随车工具都被放置在前备箱底板处。
为驾驶而生的车
其实在试驾前我对这台车的操控没有抱着太多期望值,在我看来衡量一台车操控的好与否,就是看这台车有没有能让你想一直驾驶下去的欲望。很显然,极星 2 就是这样一台车,为驾驶而生。

我们先来回顾极星 2 的动力参数,新车搭载了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最大功率达 300kW,最大扭矩为 660Nm,0-100km/h 加速时间为 4.7s。极星 2 上只有两种驾驶模式,运动模式以及非运动模式。在打开运动模式后,系统回自动将动能回收关闭,车辆蠕动关闭、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关闭,而且制动系统的初段就不会以动能回收代替传统制动,而是完全靠 Brembo 刹车。

这里需要说一点,试驾车上搭载了来自 Öhlins 的 22 段可调节 DFV 双流阀减震器,改装的朋友都知道,这套减震器的来头可不小。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调节,其中前桥减震器的调节可以直接手拧进行调节,后桥减震器的调节较为繁琐,则必须要通过举升机举起才可调节。但我个人认为原厂状态的下才真正适合极星 2。



在调节为日常模式下,前 8 后 8 的调节,悬挂偏硬,路感明显且清晰。而在改为运动模式前 1 后 3 调教后整体的底盘质感特别棒。在进行麋鹿测试时能给予驾驶者非常大的信心,提供了更好的牵引力。我觉得极星 2 的驾驶操控感对比 Model 3 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许多成家后的男人或许在选车方面都会与家人产生分歧,你想要加速快操控好的车来找回年轻时对车的那种激情,同时又要在同事朋友面前有面子,让妻子感觉到你顾家,让老丈人认为你有担当......那么极星 2 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